12月22日,中国系统南昌新建区项目组正在积极准备接待南昌市领导们的“三看”验收——即“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看新不看旧”——届时,南昌市及下辖县区级领导要一起来验收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成果。

“我现在就在项目现场。”陈超辉说,他是中国系统南昌新建项目负责人。新建区项目从7月签约到12月交付,仅用了五个月就完成了一期建设内容的核心模块上线。

“如果有车辆违停,指挥中心的大屏可以直接监测,并把相关信息发送给附近的城管队员,他就可以过去处置这个违停的车辆。”陈超辉说,这种数字城市的功能具有特别大的灵活性,哪天道路划线变了,只要在系统上标识出来,执行新的规则特别方便。

四川遂宁政务云负责人陈国强则对自己正在遂宁推进的“云胶片”项目而兴奋,在这个影像医疗条件较为紧张的城市,他正试图最大化利用医疗设备、提高专业医务人员的效率,降低浪费。

当然,数字城市不仅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71万人口的南昌新建区、5300平方公里的遂宁,这场基于数字城市“大脑”的改造,正在中国各地轰轰烈烈地上演,数字城市争分夺秒地重塑着十多亿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中国系统支持广西应急厅打造的“广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自2019年底试运行,截至2020年11月25日,已接入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95家,并全部上报至应急管理部,接入率达到100%。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IDC预测,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达到124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8.9%,其中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

902397dda144ad34c1083af0ae74c3f330ad8574.jpg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的数字城市市场,无论在中标金额上,还是中标数量上,中国系统排名都非常靠前。

看得见的“超能力”

与行业信息化的侧重点不同,数字城市的核心是通过大数据和AI能力,让整个城市的资源重新整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治理及运营效率、交通、应急及产业服务等能力——随着5G的到来,结合物联网的建立,将可以让数字城市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遂宁的“云胶片”项目正是这一宗旨的绝佳案例。

陈国强透露,针对当下小医院买不起设备、大医院每家都有自己的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和DR(数字X线摄影),但整体却又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影像检查需求,且各个医院间对结果互相不认、发生重复检查的现象,遂宁正在计划推进“云胶片”项目。

q2.jpg

这个项目的第一步是将每个医院的胶片库互联互通,存储在云端;第二步是在遂宁本地帮助政府构建一个医疗影像中心,把遂宁市所有的具备资格认证的医师集中在医疗影像中心,不再是分散到每个医院。这样全市所有的诊断结果都由医疗诊断中心出具最终诊断报告,从而使诊断报告是权威的,每个医院都认可,如此既解决了重复检查的浪费问题,又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匮乏。

又例如一个治理闯红灯的案例。

在许多城市,行人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让执法部门非常头疼。

中国系统的解决方案颇具心理学原理——他们通过人脸识别把违规闯红灯的人的照片公布到路口大屏幕上。

q3.jpg

显然,被识别并被当众告知闯红灯,对违章者而言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这个隶属于智慧交通的“小功能”已经被列在陈超辉的工作计划中——这个头疼的难题,最终很可能被数字城市“攻克”。

“我们还将利用数字化手段,包括重点路段的道路监测、车流量分析,实现高峰期分流或道路重新规划,助力整个新建区的交通管理。”陈超辉说,随着数字城市运营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与上线,数字交通、数字应急等场景中应用效果会越来越好。

另一个更“神”的案例,则是城市管理的福星。

除了城市,中国系统还将社会化治理平台及理念下沉到街道和社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其核心就是通过系统自带的识别软件,根据城市管理要求的变化,随时调节对地理位置边界的认定,城管在大屏上会得到提示,不需要每天花大量人力巡街,从而大大节省人力。

当然,所有这些应用场景落地的背后,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支撑:云胶片的项目,首先要将各大医院的系统打通,胶片存到政务云上或者医疗行业单独的云;而不论道路交通还是城市管理调度,城市综合治理则更需要从云端获取即时的数据支持……

而所有这些应用都“生长”在中国系统自己开发的基础设施“中国电子云”上。

按量付费的“水电煤”

12月16日对于中国系统遂宁政务云负责人陈国强来说是个好日子,继今年4月中标了遂宁政务云后,他们团队又中标了遂宁市智慧中心建设项目——从正式中标遂宁市电子政务云到7月底交付上线,中国系统仅用了3个月,而“云”正是“城市大脑”的基础设施和前提。

“它可以通过遂宁市的电子政务外网支持非涉密单位的日常业务系统,目前41个业务部门中已有26个业务系统完成迁移并正常运行。中国系统为其提供了共享云服务、专享云服务、长期托管以及云租户的网络安全的整体业务。”陈国强表示。

在陈国强看来,中国系统的政务云有两大亮点:其一,与其他政务云需要付一笔“托底费”大不一样,可以“用多少服务就付多少钱”。其二,即自主安全。

q4.png

据陈国强透露,中国系统在云平台——“中国电子云”的建设过程中,在底层设计了多云管理平台,可以同时兼容多样化的云平台,不仅可以兼容,还可以平滑迁移,使政府的投资有效性更高,避免重复投资!

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中国电子云的一个侧面。作为一个专门为政府、公共服务和大型央企、国企打造的云,中国电子云不仅“全自主可控”,还掌握着公有云技术,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例如专属的公有云和行业云,而且具备IaaS、PaaS和SaaS全栈能力。

q5.png

而面对国际上日益严峻的安全问题,中国系统也早有准备。

今年9月9日推出的中国电子云,已经具备了一整套安全体系(PKS体系),包括麒麟安全可信OS,以及包括飞腾CPU、可信内存、TPCM、可信固件在内的物理层,以及包含了漏洞防护、态势感知、监测审计、身份安全和边界安全在内的安全防护体系等安全保障。其中,由飞腾CPU和麒麟操作系统组成的“PK”体系,即被行业内称为的“中国架构”。

中国系统副总裁郭炜指出:“无论是5G,还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其与场景的结合都需要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包括在端侧的计算能力,比如手机、汽车等设备,也包括了在数据中心、在云端的计算能力,其使用量会越来越大,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会持续地快速成长。而随着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安全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无论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还是对于国家安全,只有更安全的技术才能够支撑信息化的发展。”

当然,无论数字城市的应用多么酷炫,中国电子云多么安全牢固,背后都是一个强大的中台和数字化运营体系在起着关键作用。

飞瞰数据中台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数字城市的数字治理重要性被推上巅峰,它不仅考验着一个国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也考验着数字城市服务提供商的应急服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从2月15日10点30分收到苏州市平江新城企业复工风险评估的需求,到需求沟通、搭建平台、数据分析到平台上线,中国系统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开发出苏州疫情管控平台,实现复工复产风险监测预警。

苏州疫情管控平台于2月16日24点正式上线使用后,可同时支持10万数量级企业、1000万数量级员工的活动轨迹分析,实时、可视化分析复工存在风险的重点区域,从而为复工安排提供决策参考。据悉,截至3月1日苏州疫情管控平台已帮助苏州市平江新城排查出可复工企业近700家,涉及近20000名员工。

“今年4月起,地方政府最大的诉求其实不是政务云,而是健康码的管理和部署。”陈国强回忆,政府需要一个单独的数据中心,以及相应的计算资源来部署它的业务。由于在疫情期间各项条件比较恶劣,为了配合当地政府的紧急需求,中国系统紧急协调各种资源,甚至开车到处去借设备、租设备、找机房,用了一周就完成了系统紧急现场部署,以最快速度满足了政府本地健康码的要求。

同样,紧急任务也曾经出现在中部某地级市。

那是在2020年的10月中旬,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需求——希望在一周之内完成该市260万常住人口的人口数据库建设。10月22日中国系统武汉研发中心的陈雅胜就带着武研团队直接去了现场,最终用了4天完成飞瞰数据中台安装部署调试、数据接入指标加工、大屏和人口画像应用开发、演示汇报等工作,超预期完成任务。

其实,无论是健康码还是人口数据库,正是基于数据中台基础上的上层应用——他们的能力都是来自于中国系统武汉研发中心的“飞瞰数据中台”。

据陈雅胜透露,武汉研发中心是为了支持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战略成立的,承担PaaS层数、智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研发任务,主攻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数据大屏可视、智能分析、GIS平台的“数”能力和AI中台、知识图谱的“智”能力。

目前,整个武汉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由资深行业专家、大数据科学家、研发工程师等组成的近300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在今年9月已对外发布数据中台产品,将多源、异构、复杂的数据加工为高质量、高可读、高可用的“资产”,解决数据的“烟囱”、“孤岛”问题。

“武研的数据中台产品具备敏捷交付和快速支撑上层应用的能力。”陈雅胜表示:“打通人口库等数据后,地方政府将减少很多重复投资,这些都是帮助地方政府创新数字政府模式、构建新能力的基础!”

q6.jpg

中国系统2020年部分重点项目信息

城市大脑背后的顶层设计

中国系统一直打造的“创新型的数字政府新模式”和“构建新能力”,是指一中心(城市指挥中心)、一门户(城市统一入口)、一网统管(城市网络化综合治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体化)、一网共治(社会治理一体化)和一体协同(综合协同办公)的新型数字政府。

以“银川城市大脑”为例,该市正是以数字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为枢纽,以“i银川”一网通平台、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一体化联合指挥平台等6个市级指挥调度平台为基础,以三区两县一市6个分中心为拓展补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中枢、六平台”城市运营管理多层指挥体系和城市精细治理体系。

正是这个打通了底层数据、纵横贯通的系统,让银川实现了46个委办局数据归集,2.5亿条数据得到治理,完成了17878路视频接入,打造了56条热线整合,并最终达到了让银川城市治理大联动场景应用得以精细化运营。

是的,在中国系统构建的现代数字城市业务总体框架中,“数字金库”是“强后台、大中台”,这里面不仅包括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宏观经济库等数字“资源池”,而且通过数据算法模型的“工具”形成对数据的规范管控,从而形成可用、可管、可溯的数据“资产”,与前端的场景相融合,方便调用。

而在数字金库之上,则是治理现代化、组织保障、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服务等环节。最终到面向公众的一端,则有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城市门户APP来完成。

显然,中国系统的这套数字城市业务体系已经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截至目前,中国系统已与62个地方政府、10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仅2020年已在80余座城市实现业务落地,输出政务云、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等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数字城市即使到现在也是一个初步的启动,本质就是用新兴的技术来赋能城市的发展,我认为这始终是起点。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对政府本身的管理、执政等新的要求,我认为对数字城市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郭炜表示,前不久中国电子正式发布了“现代数字城市解决方案暨‘百城万企牵手’行动”,要在两到三年内突破100个合作城市,在云和数的基础设施上投资一千亿,立足于技术形态、技术体系,与上下游生态的一万家企业结合!